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读后感1500字12篇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读后感1500字12篇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读后感1500字篇1

  《决议》科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巨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让全党同志从中看清楚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决议》强调,全党要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体现在我们党员层面,就是要响应党的号召,履行党员义务,坚定理想信念。

  最后,《决议》中的内容也再次提醒我们要加强党史知识的学习,重温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结合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的讲话,理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日常学习中鞭策自身,为成为一个优秀的时代“答卷人”努力奋斗。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读后感1500字篇2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是一份总结,也是一份面向未来的宣言。

  《决议》全面回顾了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总结了党的奋斗经验。从一大的召开,建立中国共产党,到带领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再到提出改革开放政策,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终于在建党一百周年时,实现了全面脱贫的历史伟业。

  从建党之日起,中国共产党人就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作为自己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就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历史使命的精确概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今,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新的征程已经开启。

  作为一个善于在经验教训中成长、不断与时俱进的百年大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为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向新的更大胜利。

  作为一名青交通年执法员,奋发图强正当时。当下,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但只要坚持党的坚强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勠力同心,我们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读后感1500字篇3

  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

  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气度,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更有“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决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篇里程碑式的重要文献,必将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为我们党领导夺取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民族复兴领航定向。

  今年春天,总书记回到曾工作多年的福建,对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深有感情。那里的乡亲们对总书记也满怀深情、满怀爱戴。“党心连着民心,领航决定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我们团结一心、步调一致向前进,运用好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将一往无前、无往不胜。

  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百年跋涉、百年奋斗。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这份决议,是一份集政治决议、思想决议、战略决议、行动决议于一体的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必将推动全党实现思想上空前统一、政治上空前团结、组织上空前有力、作风上空前过硬。

  “党在新时代伟大历程中产生了举旗定向的领航人,‘两个确立’是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重大贡献。”中国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巩固发展“党有核心、万众一心”的大好局面,以“没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种风险”的紧迫感只争朝夕,创造更大奇迹、争取更大荣光。

  思想的耀眼光芒,照亮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坚实步履。有人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因为彰显了百年大党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是一篇必将永载史册的马克思主义光辉篇章。决议突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点,深刻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突出了其中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

  百年风雨兼程,砥柱人间是此峰。我们之所以取得这些成果,根本上是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下去,就一定能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读后感1500字篇4

  2021年11月11日,必定是党和国家历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三个决议,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意义重大、意蕴深厚、意味深远。学习完《决议》全文,感到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力透纸背,像一个历史的讲述者娓娓道来,像一个活跃的青年人朝气蓬勃,像一个坚定的赶考人风雨无阻,像一个无畏的奋斗者勇毅前行。

  为党筚路蓝缕、历经艰辛而感到百感交集。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嘉兴南湖上一艘小小红船到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从50多名党员到9500多万党员……党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逐步发展成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决议》详述了党的产生与发展,遭遇的挫折和曲折,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解决的对策和办法,从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从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一系列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跃然纸上,一个个历史关头、重大转折、存亡之际扑面未来,一项项历史成就、辉煌成绩、人间奇迹闪耀光芒,带领我们见证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战争年代,激情燃烧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为党突破自我、羽化成蝶而感到荡气回肠。大大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这是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道路,从挺直腰杆站起来,到全面小康富起来,再到体系重塑强起来,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突破自我,趟出了一条独立自主之路。这是一条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道路,党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大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在国民党内反动集团突然袭击下遭到惨重失败;土地革命时期,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给革命根据地和白区革命力量造成极大损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十年内乱使党、国家、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发生八九严重政治风波等等,曲折、挫折没有压倒共产党人,反而推动党拨乱反正、毅然奋起,实现更快的发展、更强的跃升。

  为党经难历险、取得经验而感到弥足珍贵。党的百年历史经验总结为“十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些宝贵经验是从我们党的历史中总结出来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从书本中抄下来的,不是从别的国家照搬过来的,而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而得到的。《决议》指出,这十条历史经验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它是传家法宝、是制胜密码、是发展逻辑,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为党胸怀伟业、开创未来而感到信心满怀。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中国共产党立志于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决议》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1949年3月,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毛泽东同志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事实雄辩的证明,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我们一定要继续考出好成绩,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坚定信心,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我们也要永远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永远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为伟大梦想不懈奋斗。

  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艰险越向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旭日已东升,雄狮已苏醒,巨轮正远航!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时代的参与者,实乃人生之大幸事!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读后感1500字篇5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十九届六中全体会议于11月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决议》总结了我党百年历程创造的四方面伟大成就;百年奋斗带来四方面的伟大改变;从三方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回答了两个重要问题: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忠实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使近代一百多年饱受奴役和欺凌的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使具有五百多年历史的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开辟出成功道路,使新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

  新时代,新征程,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的新的赶考之路,作为党员教师的我们,如何自觉牢记初心和使命,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交出满意的答卷?

  一、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需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只有爱学生、懂学生、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新疆部实行导师制已经许多年,在实践过程中我认为做好学生的人生引路人是至关重要的。小凡是我的语文课代表,平时只要让他坐下来学习就心情烦躁,静不下心。只要是活动,他就积极参加,一人参加了多个部门的工作,有时课余时间根本找不到人。邻班的小舞台演出,他友情出演了四个节目。这其实是一种“学习逃避症”的状态。面对这样的学生,如何引导?我先帮助他寻找成就感,二是让他制定明确可行的目标进行阶段性实施,并指导他及时修正目标。虽然引导的时间不长,但他的进步证明是有成效的。教师的工作无需轰轰烈烈,只求点点滴滴。教育不仅要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只有心贴心、面对面、实打实地为学生服务好,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幸福感、满意度,学生才能把老师、把学校、把民族、把国家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激发出学生昂扬向上的内在潜能,为民族复兴、国家兴旺贡献出全部力量。

  二、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需保持教育的热情。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特别是处内高班教育的我们,更是责任重大。如果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张纤尘不染的白纸,那作为教师的我们无疑参与拟定了孩子们一生的心中蓝图。胡适曾说过,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只消考察三件事,而第一件事就是看他们怎样对待孩子。教育家朱永新先生也曾毫不客气地说:“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是危险的职业,伟人与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如履薄冰,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随着教育的飞速发展,新的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学科的新课改已第三个年头,尽管是一名老教师,但新课改告诉我:备课是老师再学习的过程,针对不同届的学生呈现不同的问题,针对高考的未来需求,必须及时更新内存的知识以供学生的求知所需,必须搭建平台使优秀的学生更优秀……应对新课改的挑战,针对教学的现实,保持教学的热情,做到与新课程一起成长,时刻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水不僵化、不偏执,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器而变。“坚冰销尽还成水,本自无形何足伤”。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就要如水般始终顺势灵动,生机无限。当好拼搏实干的赶路人,才能砥砺奋进、行稳致远,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读后感1500字篇6

  《决议》通篇四次提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足见“奋斗”之于百年成就的分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共谋发展,在一次次时代大考中交出了人民满意的答卷。从战胜严重洪涝灾害到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从“蛟龙”潜海刷新“中国深度”到“神舟飞天”突破“中国高度”。党带领人民取得的每一次突破、创造的每一项成就,无不刻满了奋斗的印记。“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读后感1500字篇7

  坚持敢于斗争,开拓前进道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风霜而生生不息,靠的就是敢于善于斗争的精神。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杀出一条血路”,中国共产党靠着苦干实干、不懈奋斗冲破了“无人区”、蹚过了“深水区”、按下了“快捷键”。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面对外部环境的不断恶劣、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肆虐、极端灾害天气多发频发、内部改革发展任务繁重等多种考验,新时代的年轻党员要始终增强忧患意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多啃硬骨头,多接烫手山芋,以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作出贡献。

  不负“明天”,从伟大梦想中书写崭新荣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光荣和使命。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前进道路上充满着风险挑战甚至惊涛骇浪。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一切事业胜利的核心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就一定能把牢风雨无阻的前行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不管道路有多么曲折,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就一定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阔步前行,书写共产党人的崭新荣光。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读后感1500字篇8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权威教科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全体党员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必须全面理解、深刻领会、坚决贯彻全会精神,必须及时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必须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一名不忘初心使命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党员。

  一、充分认清重大意义主动学。只有搞清楚“为什么学”,才能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决议》是党中央专门召开中央全会来通过的,集中了全党的智慧,是全党的统一意志。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学习《决议》不仅是一项义务,更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学习理解《决议》的重大意义,可以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曲青山院长谈到的三个方面去认识和把握。一是《决议》深刻总结了我们党一百年来团结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必将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有力增强我们继续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在新的征程上,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许多严峻复杂的风险和挑战,这就需要我们用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来鼓舞斗志、明确方向、凝聚力量、坚定信心,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二是《决议》深刻总结了我们党一百年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成长历程,必将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性,有力增强全党团结统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我们坚持和发扬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鲜经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把我们党团结凝聚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团结一致向前进。三是《决议》深刻总结了我们党一百年来加强自身建设、推进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必将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效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新的征程上,“赶考”远未结束,全党任重道远,这就需要我们深刻汲取党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历史经验,不断提高全党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

  二、深刻领会主要精神重点学。只有搞清楚“学什么”,才能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效性。《决议》全文36000多字,共七个部分,格局宏阔、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不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保持一定的恒心和定力,是很难从头至尾原文学下来的,更是很难做到全面、系统、深入学习的。《决议》字字意义深远,句句高屋建瓴。这是要求我们学习《决议》,不仅要坚持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而且还要善于抓住重点内容和精髓要义,这样才能做到全面学和重点学相结合,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一是深刻领会历史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自觉的集中体现,着重把握《决议》彰显出的新的时代担当的思想内涵和政治方向。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觉深刻地浸染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之中。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的三次历史决议,就是这种历史自觉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形成的《决议》,更是呈现出新时代历史自觉的新特征。《决议》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作出五个方面的科学总结,即: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决议》对新时代“进步的真理”概括为“两个确立”,即: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两个确立”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决议》所作出的“两个确立”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必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程中得到历史性证明。二是深刻领会历史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自觉的理论升华,着重把握《决议》彰显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的整体过程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的崭新特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觉与党的百年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交相辉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这“三个历史”,即:党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实现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在对中国百年社会变革和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探索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思想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接续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决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阐释中,深化了“四个历史时期”和“三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意境,提升了“三个历史”内在联系的意蕴,并用 “十个明确”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三是深刻领会历史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自觉的真实写照,着重把握《决议》总结的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凸显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辉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觉与党的百年奋斗伟大成就紧密相连。《决议》回顾了百年艰辛奋斗历程,展现了百年辉煌的历史成就,特别是全面展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及其焕发的时代担当。《决议》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要义和基本方略为指导,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变革,具体包括13个部分,涉及党的全面领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和条件等方面。这些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四是深刻领会历史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自觉所遵循主题的映现,着重把握《决议》彰显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篇和辉煌乐章。《决议》概括了我们党取得的十条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十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百年奋斗,世纪辉煌,中国共产党向中国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又踏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奋进之路。站在历史、理论和现实的新的交汇点,《决议》要求全党“牢记一个根本问题”,即: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从伟大胜利中激发奋进力量,从弯路挫折中吸取历史教训,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决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决议》还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一个号召”,即: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言和时代担当,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境界和思想智慧。

  三、紧密结合实际生活转化学。只有搞清楚“怎么学”,才能增强学习的操作性、实效性。只有发扬我党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才能真正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决议》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深刻的历史自觉和高度的政治自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使命、继往开来的时代担当。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党的百年奋斗史深刻昭示,只有把牢记初心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我们才能矢志不渝、砥砺奋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唯有不忘初心,方可赢得民心;唯有牢记使命,方可一往无前。初心使命绝不是口号,而是信仰、是责任、是担当,是激励我们共产党人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只有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与自己的工作、生活融为一体,才能产生实际意义。作为一名自主择业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决议》精神,就是要带头践行初心使命,做到政治上清醒坚定不迷航,学习上与时俱进不掉队,行为上遵纪守法不违规。一是政治上要清醒坚定不迷航。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党和人民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只有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在多变中坚守目标,在多元中坚持原则,在多样中站稳立场。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必须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干部,是一名从雪域高原光荣转业的自主择业干部,必须始终牢记是党教育培养了我们,是党锻炼成就了我们,是党给予了我们今天的一切待遇,我们必须象看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热爱党、尊敬党、拥护党,必须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必须更加自觉地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更加自觉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做到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真正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忠实履行党员义务,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二是学习上要与时俱进不掉队。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理论上的清醒有赖于学习的深入。理论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党员干部政治水平的高低。实践证明,只有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弄懂弄通,才能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在关键时刻不迷失方向,永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无论是平时日常生活,还是党召开重要会议、举办重大活动、举行重大庆典、作出重大决策部署等重要节点,我们都要通过手机、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载体手段,通过“学习强国”平台、有关微信公众号和各大新闻网站,了解党的光辉历史,关注党的最新动态,聆听党的最新指示,感悟党的真挚情怀,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始终做到与党中央同频共振,始终做到与党中央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三是行为上要遵纪守法不违规。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不以规矩,难成方圆。人人守法纪,凡事依法纪,则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倘若没有纪律的规范,失去法度的控制,各项秩序就无从保证,人们生存、发展的环境就会遭到破坏,人民群众就不可能安居乐业。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和义务,是保持社会和谐安宁的重要条件。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名退役军人,我们更应该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自觉把遵守党纪国法作为加强自我管控能力的一项紧迫要求,作为提高自身素质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幸福愉悦生活的一项重要保障。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不仅要带头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自觉地、模范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党内的各项纪律和规章制度,而且还要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章。党章是我们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在党内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最大的约束力,对于我们党员来说是“大法”。党章明确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共产党员必须“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作为一名自主择业党员干部,就是要认真学习好党纪国法,特别是要学习好成都党支部为我们购买配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国共产党简史》等学习资料,真正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就是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地遵守党规党法,一丝不苟地遵守国家法规,不仅要在遵守法规上起好模范带头作用,还要积极主动宣传法律法规,敢于坚决与一切违法犯罪作斗争,真正做到守法、用法、护法,以不忘初心使命的实际行动树好自主择业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读后感1500字篇9

  通过一段时间阅读有关党的历史,重温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的不朽功勋,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坚持初心、保持进化、以终为始,才能时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一、坚持初心

  从初心出发,去完成崇高的使命和夙愿。每一个人在寻找前进方向的过程中,已知的东西就是眼前充满未知。党的领袖能够不被眼前的迷茫所困惑,他的内心是笃定的,他所看到的是未来10年、20年,甚至跨越自己的生命。“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坚持初心就是关注自身使命和责任,做出符合价值观的选择。

  二、保持进化

  机会主义者往往重视一时的成功,会给由运气或偶然因素造成的机遇赋予很大的权重,结果影响了自己的认知和判断。保持进化的价值在于竞争对手自己会消失,而自己才是真正的竞争对手。我们着眼长远,做好自己的事,才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保持进化就是通过不断的与时俱进、自我革新,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三、没有“终局”

  人类历史从来没有真正的终局,只有以终为始,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共产党人永远在路上”,从今后的发展中,我们既要想到阶段性的“总决赛”,又要想到长远的未来,要按照“永远争冠军”的决心排兵布阵,步步为营。只有这样思考,我们才能始终勇立潮头,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读后感1500字篇10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此前,在党内规范性文件体系中,以“决议”命名的文件只有两个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被称为“历史决议”:1945年4月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上述两个“历史决议”产生的历史条件、时代背景、所要解决的问题有所不同,但都在重大历史关头统一了全党思想,加强了全党团结,为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胜利前进发挥了重要作用、提供了重要保证。

  这次的历史决议是我们党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作出的,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建党百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将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上继1945年和1981年之后“第三个历史决议”,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分量和历史分量。

  1945年的决议,从思想上信念上加强了中共全党的团结,有力支撑了赢得解放战争胜利、建立新中国,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

  1981年的决议,标志着改革开放新时期拨乱反正任务基本完成,中国走出泥沼,进入了“富起来”的快车道。

  2021年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历史决议,将是中国进入“强起来”新时代之后又一集结号与动员令。

  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这个决议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总结经验、凝聚共识,为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发出动员令,提供了经验支撑。这也是六中全会的重大意义所在,必将对我们党走好第二个一百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十九届六中全会既追溯历史,总结经验,更着眼于未来。会议将为中国勾勒出全新的建设蓝图,为包括经济建设在内的各项事业发展规划路径、指明方向,并在这一基础上定下整体氛围和基调,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会议将决定中国的前途”。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读后感1500字篇11

  一、《决议》彰显中国共产党的理性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的哲学议题。从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提出的“认识你自己”的人类永恒命题到马克思主义视域中“全人类解放”的价值主题,逐步揭示了认识的主体结构从单一个体上升至群体和阶级,实现了从个体的自我意识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结构性转变。《决议》的内容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具有深刻的历史意识,这种历史意识集中体现了一个政党的自我认识,表明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自我认识发展到了一个更为理性的高度。

  在探究中国共产党人的自我认识能力之前,首先需要厘清社会个体的自我认识问题。在人类个体的生命进程中,自我认识问题至关重要。人的所有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共情能力、道德公信力等都通过人的自我意识反映与体现出来。人需要认识自己,这是人的内在诉求和本质规定。纵观整个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经历了三种形态:直观领悟性认识、反思抽象性认识和辩证具体性认识。直观领悟性认识生发于古希腊之前,这一时期生产力的极度低下致使人们主要停留于满足自身基本生活需要的层面,无暇顾及对人生意义的探寻。反思抽象性认识发生在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时期。哲学家苏格拉底用镌刻在希腊德尔菲神庙前的一条箴言启迪人们:“人啊,要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将“认识你自己”作为哲学原则,把人看作是理性的思维主体,要求并鼓励人们去发现人之共同和普遍的本质。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重要命题,认为“我在”的证明和确认关键在于“我思”,推进了人类对自身的反思抽象性认识,也促使西方哲学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德国古典哲学时期,“自我认识”这一命题又在思辨哲学的浸染下发展至道德和理性层面。从费希特的“自我意识”到康德的“主体性道德哲学”,再到黑格尔提出“相互承认的自我意识”,进一步深化了人类反思抽象性认识的理论内涵。马克思在扬弃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理论的基础上,将对人的反思抽象性认识发展到辩证具体性认识。马克思指出:“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于人自身。”他将认识视域从“抽象的人”和“自我意识”转向“现实的人”及其社会实践活动,从人的现实存在方式出发探究新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制度建设。马克思已然将个体的自我意识上升到群体的自我意识,实现了从个体意识到无产阶级意识的主体结构转换。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引领下,主动探索并掌握了无产阶级的主体意识理论,将个体的自我意识融入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以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助推自身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人民群众主体意识的锻造表征了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实践中逐步形成理性的“自我认识”,在时代变化中具有历史主动精神,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的辩证具体性认识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进程中形塑了愈加理性自我认识,这在《决议》中得以充分彰显。一个阶级、一个组织、一个政党的发展需要自我认识,只有达到总体性、本质性以及规律性认识的高度,才能实现理性的自我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自我认识能力不断增强,愈加理性地反思和认识自己,用理论智识与实践智慧引领中国社会发展并影响世界历史进程。《决议》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其中重点突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决议》展现了作为世界大党的中国共产党看待历史、阐释历史、评价历史的智慧,展现了一个世界大党应有的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和历史担当。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性时刻召开:从党自身发展的维度看,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从民族发展的维度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从世界发展的维度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特殊历史阶段颁布的《决议》更加清楚地明确了百年大党奋斗前行的新方位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坐标,集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愈加理性的自我认识。

  《决议》的内容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具有深刻的历史意识。历史意识是以大历史观为前提的,历史意识中的“历史”是大历史观中的“历史”,是从过去到现在的变化和从现在到未来的发展的有机统一,这在《决议》中具有鲜明的表现。《决议》全面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带领下进一步明确方向、坚定信心、攻坚克难,进而为党的二十大的顺利召开做好前期动员和准备工作。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阶段的重要决议,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问题。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决议》体现出鲜明的未来导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明了根本方向和战略目标。《决议》承前启后,贯通历史、现实与未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总结一百年来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布局谋篇,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不断加强自我认识、将内在的历史意识转化为促进自身不断成长为世界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准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共产党执政规律,并将遵循客观历史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在把握理性自我认识中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又以新的伟大实践成果促进党的自我认识的提升和深化。《决议》全面总结和凝练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成就与历史经验,这不仅成为党和人民立足新时代、奋战新征程、赢得新胜利的基本遵循,而且昭示出党始终秉持着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传承与创新精神,充分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意识与历史自觉,更加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坚守大历史观的基础上对理性自我认识的进一步强化,并在总结以往经验成就中立足当下社会以及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中走向美好未来。

  历史证明,只有真正从总体性上把握自我本质,才能实现理性的自我认识。《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在历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展望未来中国发展前景,显现出深刻的历史意识。通过领悟《决议》内容,我们能够愈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历史思维、把握历史规律、辨析历史方位、判断历史大势、抓住历史机遇的自觉,正是这种自觉的历史意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自身的认识达到了崭新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自我反思、自我革新的基础上进入了更为理性、更加成熟的自觉发展阶段。

  二、《决议》凝聚改革发展的共同意志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铸就了团结奋进的精神谱系,达成了广泛自觉的理论共识。党从过去成功的实践经验中凝练出发展规律,又将发展规律上升为科学理论,形成了伟大的《决议》精神,实现了理性的自我认识。在理性的自我认识基础上,要进一步将“科学理论”和奋斗精神内化为推动历史前进的社会合力,凝聚成新时代中国改革发展的共同意志。

  在哲学史上,“共同意志”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在欧洲的中世纪时期,由于受到宗教和神学的影响,对有关“意志”问题的讨论通常涉及神学。在神学视角下,人的种种意志被视为神或是上帝赋予人的权利。神授权于人,人由此拥有智慧、意志和自由的行动。直至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形成和发展阶段,“意志”逐渐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开始展露出其原有的思想本意,即一种纯粹的心理活动,但这种心理被逐渐运用于早期政治国家的建构之中,最后演变为一种政治概念。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著名的社会契约理论中提出并论证了“共同意志”(General Will),有时也译为“公意”或“普遍意志”,这一概念作为卢梭政治思想的核心历来备受关注并引发了诸多争议,对它的不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卢梭政治思想的定位。作为启蒙时代的哲学思想,卢梭的“共同意志”理论为现代国家的合法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他认为:“只有公意才能按照国家成立的目的即共同的福祉来指导国家的各种力量,因为,虽说由于个人利益的冲突使社会的建立成为必需,但只有靠这些个人的利益达成一致,才使社会的建立成为可能。”卢梭提出的“共同意志”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时代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社会盛行的特权主义和个人主义起到了规制作用,但其本质是为了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个人、大众与政府之间的制衡。在当今社会,“共同意志”实现了从政治学概念到民法学概念的演变,展现了集体诉求和大众意见。

  中国共产党人基于理性自我认识凝聚的共同意志,体现的是全国各族人民、全中国上下统一的价值共识,是广大人民群众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不断凝聚的集体意识。与卢梭提出“共同意志”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内涵不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凝聚的共同意志体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的共同呼声。人民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管理中,在亲自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奋斗目标的征程中表达自身意愿,并在共同理想目标、共同价值观念以及统一行动意念的支配下形成共同意志。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铸就的伟大精神、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集体智慧汇聚而成的巨大合力,都是共同意志在新时代中国的生动展现。

  共同意志首先体现为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铸就的伟大精神。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构成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线。中国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结果,其中不断汇聚的精神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兴,党无精神不强。生发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中的精神伟力应当被深刻感悟、接续传承和发扬光大。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中铸就了伟大精神谱系,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真实写照与理论结晶。概括来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始于对人民立场的坚守、源于对伟大梦想的追求、基于对伟大斗争的认知、成于对伟大事业的实干。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所凝聚的精神伟力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前仆后继、奋勇前行而不断续写的历史荣光,应当加强对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精神重大意义的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奋斗精神既是一种价值指引,也是一种实践力量,并且这种百年奋斗精神必将历经岁月的打磨而历久弥新,能够持续为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思想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前进的力量首先是一种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是一种广泛自觉的思想共识,是共同意志的重要体现。一百年来,在艰苦奋斗中铸就的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现实表征,也是党带领人民不断形成和凝聚的共同意志的彰显。

  新时代中国的发展需要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集体智慧,形成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合力。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如何实现奋斗目标、完成历史使命以及保证未来能够继续成功的现实问题,需要全体人民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合力。如何理解合力,这是在谈论历史交替、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等问题时所涉及的历史动力问题,应该从历史哲学维度阐释合力之于历史进步的价值意蕴。恩格斯在论及社会历史发展时曾提出著名的“合力论”,他认为:“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恩格斯阐明了历史及其发展动力的问题:历史不过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历史,并且人在创造历史进程中生成的合力构成了历史进步的动力。推动历史进程的合力是在整合每个个体的行动力量基础上形成的,这种合力促使人类历史朝向统一的目标前进。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在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始终遵循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依靠人民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力论”的发展模式。在推进党的伟大建设事业中,在力争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中,要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形成社会合力。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用《决议》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增强斗志。在党的理性自我认识基础上,真正营造人心思强、人心思干、人心思进的团结氛围,凝聚全党全国的集体智慧、凝聚创新开放的精神动力、凝聚改革发展的共同意志,努力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确保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步调一致向前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面临着世所罕见的艰巨任务和复杂环境。在当代中国,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发展大势紧密相连,个人的利益也与集体利益相互交织、彼此促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充分实现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的有序发展。党和国家的发展与个人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相互交织,唯有在实现党的理性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在全国上下、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凝聚改革发展的共同意志,形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合力,才能战胜来自国际社会和国内发展的各种压力和挑战,把握好重要的关键节点和历史机遇,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断迈进。

  三、以《决议》精神涵养实践行动

  《决议》深刻体现了党的理性自我认识以及在全国上下凝聚的共同意志。我们要坚持领悟《决议》精神与涵养实践行动相统一,不仅要从不同的学科视角挖掘《决议》背后的学理内涵,更要在实践行动中践行《决议》精神。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有效传播《决议》精神、引领大学生将党的理性自我认识与共同意志转化为实践行为的主战场。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要明确自身的使命责任、树立正确的价值立场,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指导大学生结合自身成长感悟《决议》精神、以《决议》精神涵养实践行动。

  其一,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使命来看,应勇于自我革命、提升理论自觉,把握历史主动、强化使命担当。《决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门课程“不仅要在狭义上形成意识形态领导权,更要在广义上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价值观念和共同意志”。国家、社会的历史性实践及其重大转折客观上造就了新时代思政课不同于专业课,也不同于以往时期思政课的所特有的研究任务。在肩负铸魂育人、担当历史使命的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与科研人生也将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展开,这对思政课教师也提出了高标准和高要求。

  思政课教师要勇于自我革命,提升理论自觉。《决议》在总结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中提出了“坚持自我革命”的重要经验。“坚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永葆生机、屹立不倒的精神支柱,同样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政课教师必须树立的重要精神。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引者,思政课教师在强化学生思想建设与价值引领的同时,也应该驻足反思,从时代发展和理论学习中汲取自身成长的精神动力,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在深刻认识党百年奋斗精神的基础上,站稳政治立场、厚植家国情怀、革新思维认知、树立大历史观、形塑高尚人格,在不断的自我革命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与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思政课教师应该从党的百年奋斗史、革命先辈的言行和事迹中汲取力量,强化“坚持自我革命”的主体自觉,从而增强“舍我其谁”的革命担当和自觉意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握历史主动,担当历史使命。《决议》提到,中国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把握了历史主动,开辟了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应该把握历史主动,将《决议》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这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理论任务,也是党和国家赋予思政课教师的历史使命。思政课教师理应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涵养历史思维、运用历史经验、提升自我意识、汇聚共同力量,形成诠释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以及中国智慧的理论自觉,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进一步传播到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中。

  其二,从思政课教师的立场来看,要开阔理论视野,提升思想格局。思政课教师应当具备将共同意志自觉转化为实践力量的意识,坚定用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奋斗精神教育、感化和激励学生,立足于党的理性自我认识,致力于把共同意志转化为青年学生的实践动能。当前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不断演变的世界格局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及其所代表的社会制度之间的较量愈加复杂且多变。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思政课教师应当树立国际视野、增强大局意识,提高全局思维能力。

  思政课教师要开阔理论视野。2021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提到:“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些年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党面临形势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肩负任务的繁重性和艰巨性世所罕见、史所罕见。”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局势、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新局面,思政课教师首先应当提高理论站位、以总览全局的理论视野把握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定位,明晰中国道路“从哪里来、处于哪里、通往何处”的历史发展逻辑;其次,应当立足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讲授思政课,在讲授过程中应紧密结合中国发展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国际整体发展形势,力求在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理论视野中讲懂、讲好、讲透思政课,这有助于学生在总体了解世界发展大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树立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思政课教师要提升思想格局。面对新的时代考验和发展要求,思政课教师应不断变革、优化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决议》指出:“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在将《决议》精神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应在全面、深刻以及系统地把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的前提下,变革教学思维、构思授课理路、创新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形式,即在更为宏观的视域下开拓理论学习和课堂讲授的新格局。以《决议》精神为指导,革新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则是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性自我认识和共同意志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的实践行为,这是对思政课教师理论功底是否扎实、对《决议》精神把握是否透彻的重大考验,也体现了在新的时代格局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的辩证方法论。思政课教师担负着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应当主动进行自我革命、坚持与时俱进,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对《决议》精神的解读要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结合整个人类历史朝向人类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的世界历史的发展格局,在守正创新中开展思政课教学实践。

  其三,从思政课教师授课的方法来看,要注重提高《决议》精神融入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提升青年学生实践感悟的有效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后,理论界掀起了学习和研究阐释《决议》精神的热潮,但就结合青年学生的实际而言,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部分学生感觉“国家大事”离自己很远,他们只是学习内容、听听专家学者的解读;部分学生认为自身境界同伟大、高尚的榜样之间存在差距而产生远离心理。思政课教师如何向学生讲授《决议》精神,如何将《决议》精神高质量地融入思政课课程教学,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如何找寻党的伟大精神和实现学生个人价值的连接点,值得我们深思。深入研究这些问题,主要应从理论阐释和实践感悟两方面着手,实现理论阐释与实践引领的有机统一。

  在理论阐释上,要把《决议》精神贯通式地融入思政课课程教学。《决议》的内容博大精深、立意高远,但在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更要注重方式方法,不能孤立地、机械地给学生灌输《决议》内容,要将《决议》精神贯通式融入。贯通式融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决议》精神与“七一”讲话精神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通起来,探索《决议》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结合点,并围绕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二是把《决议》精神与思政课教材内容贯通起来,实现《决议》精神与教材内容的有机结合,在把握和立足教材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合理把握《决议》精神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三是把《决议》精神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通起来,思政课教师要时刻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探索其与《决议》内容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和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也应探索不同的授课方式,如专题式教学,将《决议》的某一部分内容与教材内容重点结合,在讲清、讲透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决议》内容,让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论来源和发展脉络有更清晰和深入的把握。

  在实践感悟上,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以及奋斗精神具体凝结成了万千故事和生动素材,思政课教师要善于抓住现实内容,让万千故事走进课堂、把鲜活素材融入课堂,以感人事迹教化学生,用丰富、生动、鲜活的教学内容激励学生养成健全人格。要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来讲述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及其所蕴含的伟大精神力量,引导学生以史为鉴,提升实践感悟力;要帮助学生在个人成长的实践中领会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奋斗的实践中;应当优化体制机制,为学生投入实践、克服学习生活中的现实困难创造条件,从而让学生从自身成长中体会到党和国家的真切关怀,真正做到把个人奋斗融入时代大潮。

  《决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性自我认识与共同意志凝聚,是百年来党在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伟大历程中不断总结和升华的智慧结晶,也是继续指引我们走向伟大成功和美好社会的精神支柱,更是新时代融入思政课教学和涵养当代大学生实践行动的生动教材。学习、领悟《决议》精神,我们应当胸怀崇敬之情回望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光辉历程,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经验规律,满怀自信地展望中华民族未来复兴之路,以振奋昂扬的精神士气担负历史使命;应当在重视历史、研究历史以及借鉴历史中,形成反思以往历程、把握今天时代、开创美好未来的思想智识。将《决议》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既是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奋斗精神和历史意识的重要理论前提,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握党的理性自我认识,将中华民族凝聚的伟大合力和共同意志转化为大学生实践行动的关键所在。以哲学视角透视《决议》背后的学理智慧,以实践教学践行《决议》精神的核心要义,能够为新时代更好地开展思政课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读后感1500字篇12

  1921年7月,在国家危难之际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注定了她的不平凡,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战,建立了新中国。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自强不息,不怕曲折,克服艰难,一步一步走向胜利,一步一步走向辉煌。下面是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学习心得简短范文三篇。

推荐访问:读后感 决议 奋斗